据央视新闻报道称,总台记者获悉,一艘悬挂新加坡国旗、长达270米的集装箱船日前在印度喀拉拉邦附近海域发生爆炸。据了解,该船只共载有22名船员,目前有4名船员失踪,5名船员受伤。该船只于6月7日从科伦坡出发,并预计于6月10日抵达孟买。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证实,集装箱货轮上有14名中国船员,其中6人来自中国台湾。目前仍有2名中国台湾船员失踪。新加坡海事与港务局表示,一艘在新加坡注册的集装箱船于新加坡时间9日12时30分左右发生爆炸,船上共载有22名船员,爆炸地点位于印度喀拉拉邦阿日卡尔西南约80公里处,有18人获救、4人下落不明。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印度海军和孟买海岸警卫队的快速反应,希望进一步救援行动取得成功,祝愿受伤船员早日康复。
一艘集装箱船在印度喀拉拉邦附近海域发生爆炸(资料图)
除了这件事之外,印度近期在涉台问题上的一个动作也让外界颇感意外。据印媒消息称,印度外交部突然通知台当局,称将终结持续了10多年的“合作关系”,将印方外交人员的中文培训项目全部转移到大陆。2014年上台后,莫迪政府便提出印度“领导型大国”的角色定位,在国际上追求与中国“平起平坐”。在具体策略上,莫迪外交更倾向于冒险并展示强硬姿态。过去十年,中印关系的基础与互动模式都已发生改变。但保持两国关系的有限稳定且不陷入“完全敌对”,仍是中印的基本共识。
展开剩余64%然而,就在半个月前的五月,另一场“风波”蓄意掀起。印度邦政府官员突然组团窜访台湾省。当时背景下,印度在印巴空战中遭受挫折,面对国内民族主义压力,某些势力企图用这场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举动转移视线,同时企图在经济上敲台湾当局的竹杠。6月姿态却骤然转向。深层驱动力量何在?剥开政治迷雾,答案直指一个关键词——稀土。现代军工、新能源、芯片……稀土是驱动整个高端工业体系的命脉血液。而印度军工企业近期陷入集体焦虑,其公开宣称印度储备接近枯竭。
莫迪(资料图)
今年以来,印度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产量。1月,印度政府批准投资163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36亿元)的“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关键矿产的勘探和开采。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确保国内和国外的矿产供应以及通过增强技术、监管和金融生态系统来加强价值链,从而确保印度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印度正与企业进行谈判,希望通过提供财政激励措施,建立稀土磁铁长期库存。但印度《铸币报》认为,这些还远远不够。
另外,有消息称,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确定将赴北京,出席新一届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这是中印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印度防长首次踏上中国土地。辛格计划与中国国防部长举行正式双边会晤,重启被封存多年的中印军事交流机制。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23年底的老挝万象东盟防长会议上,当时中印刚刚完成边境紧张局势的脱离接触协议。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资料图)
据印媒披露,此次,辛格还要为中国在上合组织担任轮值主席国表示“支持”。无独有偶,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不久前,也表达了类似的“支持”态度。看来,这趟访问并不仅仅是外交礼节那般简单。要知道,上合组织,不仅是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更是大国博弈的一盘重要棋局。印度和中国作为这个组织里的重要成员,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对上合组织未来有何影响,都是未知数。不过,通过加强合作,中印完全可以在国际舞台上书写新的篇章,甚至促成历史性的转折。
在这关键时刻,印度外交部表示,印度和中国已同意加快恢复直航服务,并将继续稳定和重建关系。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外媒记者“中方能否予以证实”的提问时表示,你提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恢复中印直航,有利于保障双方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方对此态度积极,希望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印尽快复航,保障两国人员安全有序往来。
发布于:江苏省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平台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